←人文品牌心法
穿梭生命經緯,她懂 !
文/ 楊青 重慶 感懶樹 創辦人

夏布,於我言,是生命中一個特殊的符號!
因為生命的追逐,背著行囊,踩入了重慶榮昌的盤龍小鎮。
在小鎮的農家悠蕩穿梭中,忽然聽見“嗒、嗒,嗒嗒…….”節奏規律的撞擊聲。尋聲而去,我看見了神奇的畫面—古老的紡織機前坐著一婦人,在幽暗的燈光下,手持一塊20cm長的半月形白色硬物,她叫它為梭子。梭子在女人手中,從右手穿過兩層經線,拋向左手,又從左手拋向右手。每拋一次,通過腳登一根柱子更換方位,遠遠就能聽見這手腳並用的和諧節奏。無數次的來回穿梭, “嗒、嗒,嗒嗒。。。”,一塊經緯交織的平紋布就這樣織成了,它便是我們所看到的“夏布”,當地人也它叫“麻布”。
“嗒、嗒,嗒嗒。。。”,一塊經緯交織的平紋布就這樣織成了,它便是我們所看到的“夏布”,當地人也它叫“麻布”。
或許是一份特殊的感覺,或許是因為紋路的質感,或許是因為夏布的大地色彩之美,總之,與夏布的邂逅,便註定了一份生命的不解之緣…
告別夏布之鄉,結束行程,便一頭栽進了關於夏布的資料堆裡。原來,夏布的原材料,學名叫“苧麻”,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天然紡織植物,其纖維長度是棉花的6-10倍,中間有溝狀空腔,管壁多孔隙,透氣性比棉纖維高三倍左右,著衣上身十分涼爽,夏天穿著居多,且為我華夏大地特產,所以被稱為“夏布”。夏布從收割到成紡織成布,需要歷經20多道工序,而我親眼所見的夏布手工紡織技藝已經有2600多年的歷史,瀕臨滅絕,被列為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,成為紡織行業的“活化石”。 苧麻纖維有防腐、防菌、防黴等功能,被公認為“天然纖維之王”。自1400年前的唐代始,上品夏布就一直列為朝廷貢品。史書描繪:“輕如蟬翼、薄如宣紙,軟如羅絹、平如水鏡”,又譽之為“麻綢”、“珍珠羅紋”。
一段關於夏布的美麗傳說,讓夏布終成生命的不朽。
千年不朽,見證愛情
2200年前,漢朝公主辛追女扮男裝出遊至長沙,遇到一名令她傾心的為官男子。兩人撫琴對弈、吟詩賞景,片刻即能靈犀相通。臨別男子以當時的貢品——夏布,製作了一件精美絕倫的漢服相送,紋理細膩,晶瑩剔透,輕薄細軟。公主回宮,日日手撫華服,睹物思人,久之臥病不起。母后愛女心切,做主將公主下嫁男子。此後,公主珍藏那件定情華服,死後帶入墓塚。
1972年,湖南省長沙馬王堆墓塚經挖掘,這件愛情信物出土了。時隔千年,仍質地白皙,做工考究。
辛追勇敢追愛,撬動了心底的呼喚,夏布的不朽質地,更令我驚喜萬分。再度走訪夏布原產地榮昌盤龍小鎮,一段關於夏布的嶄新故事自此開啟……
吟唱感懶,布同凡響
2011年底,偶然被拉去參加一個品牌論壇活動。在擔任IT產業主管的時候,行銷的課程我聽多了,原本對於台上講師不寄予厚望,特別坐到後排去。沒想到當天唯一的女性講師出場後,短短20幾分鐘的演講內容,卻深深吸引了我。那樣的文化風采,是我之前在行銷課堂上不曾聽聞過的。會後我激動上前與她交換名片,拉著她去我的工作室,於是我與來自台灣的文化創意品牌扶植專家,SOHO甦活公司庭庭與宥仁夫婦相遇相知。
關於我的故事,關於夏布的故事,神奇地勾動了他們的赤子之心。聽我叼敘夏布,回憶童年,講述生命的風風雨雨,庭庭聽懂了我講出口的,也聽懂了我沒有講出口的。
感動於我的感動,為我梳理生命的經緯,最後為我的夏布系列產品重塑品牌,命名為“感懶樹”,並為每個產品找到了意境歸宿,就像我從夏布的經緯線中感悟到了自己生命的本樸一樣。甦活團隊的設計總監Max則為我開啟了品牌的時尚面貌,讓抽象意境有了切合的具象畫面。
從此,我堅持著生命的不朽,為夏布唱著生命的“感懶樹”。這棵樹也開始不斷抽枝發芽,引來一個又一個貴人,一個又一個粉絲…
一如我的生命,由夏布設計的“衣”、“飾”、“居”每一款產品,都是我的最愛。無論它是傳統的,還是新潮的;無論它是你習慣的,或是驚訝的,我相信,你走進“感懶樹”,就一定能在“感懶樹”下找到屬於你生命的注解。
Ten years of preparation
文/張庭庭 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 總經理

算一算,創業至今超過16年。
之前從不曾想過當老闆。自詡滿腔文藝,卻於產業工作多年後瀟灑去職,赴美學商。剛拿到MBA學位時,接到了麥肯錫顧問公司紐約總部的面試通知,那可是全世界一流MBA心嚮往之的跨國管理顧問公司。想到有機會可以當湯姆.彼得斯、大前研一等大師的學妹,當時興奮可想而知。享受免費的來回機票、高級旅館住宿,彷如灰姑娘趕赴宮廷盛宴。直到微笑踏進巍峨的總部大樓,接觸到一張張嚴肅緊繃的臉孔,一頁頁滿是圖表的試題,昂揚情緒無端下沈,華麗馬車變回南瓜,我的跨國企管顧問夢也霎時驚醒。
回國幾年後因緣倉皇創業,膽大辦了一本談SOHO創業的雜誌,咬牙撐了四年終究停刊。2000年,與當年初上任的青輔會主委林芳玫偶然相晤,專為女性創業規劃的「飛雁專案」於焉振翅,自此開始講課輔導的生涯。>
之後約八、九年於「飛雁專案」與其他政府專案擔任創業顧問,曾與上萬個創業者切磋大計,還因緣與近兩百位創業新手一路陪伴同行,發表過無數創業相關演講與文章。過程中屢屢有人慫恿「出書吧!」但一直未曾付諸行動。也許骨子裡,我不想被標示為創業專家。
創業者有兩種,一種人做生意,另一種人做事業。生意人要有投資眼光,懂得找商機,以賺錢成交為目的,成敗看眼光、手腕與運氣;而事業家著眼於創造商機,以提供長遠價值為目的,成敗靠大智慧與堅持。生意人視事業為累積財富的工具,因此不必有感情;事業家則將事業視為第二生命,汲汲賦予它靈魂,財富是水到渠成的獎賞,不管是擺路邊攤、跑創意市集、開店、架網站還是經營工廠起家。
關於做生意,我駑鈍愚拙,愧為人師。但卻樂於與一群稍帶傻氣甚至偏執的事業家為伍。幾年前我悟出,自己樂在其中的,其實就是協助那些認真的熱血經營者打造品牌,而且是以華人特有的文化質地,去捏塑一個個牽動人心又能賺錢獲利的商業臉譜。所以擔任創業顧問後期,其實做的就是新創事業品牌輔導。看著一個個陪伴的品牌在媒體發光,被消費者青睞,暗地裡也為他們喝采。
這四年來不談創業,只談品牌,我所相信的品牌。
2009年起攬下「品牌台北」專案,感謝主辦單位長官們的熱血相挺,得有機會實踐對於城市人文企業品牌的觀照。而這兩年開始接觸到一些規模較大的客戶,深刻體會到產業界不乏靈魂豐滿,然苦於形骸骨感的遺珠。常與這些經營者惺惺相惜,他們或學有專精,或天賦異稟,對自己的產品充滿熱情。我與團隊試著領會其心、勾出其魂、捕捉其神,再從古聖先賢的智慧汲取相映生輝的養份,等於與企業共同創作,生出足以匹配品牌靈魂的飽滿身型,然後開始被看見、被讚嘆。
而且不止台灣,2012年起在對岸遇到愈來愈多知音,親眼目睹中國的企業正飢渴地往人文靠近,還有想進軍中台市場的外商,來請益如何讓品牌貼近華人思維。我在不知不覺間,成了另一種跨國企業顧問。
細數顧問生涯,扣掉前期懵懂,正式跨足品牌輔導,算算至今剛好十年,約莫參涉了300家品牌的新生與蛻變。從新創的一人微型企業到轉型重生的中小企業,一路曲折走來,一次次與缺乏資源的企業主並肩作戰、共歷悲歡。從策略、定位、命名、文字、設計、展佈、網路、媒體、活動、募資、內訓…品牌經營諸多環節無役不與、點滴累積,因此精鍊出許多以小博大的江湖智慧。
本書即是十年磨成之一把鈍劍,不銳利,但舞之有風。書中提到的案例幾乎都是我曾親身參與其中,或許發生的早晚、企業的大小、涉入的深淺、陪伴的長短都各不相同,但與這些經營者曾經交會的靈犀電光,難以磨滅。他們每位都是我的導師,我在諄諄叮囑他們的同時,他們也以各種歷練與姿態,教化鍛造了我的見識與心量,讓我恍如練成吸星大法。
這些實戰的品牌心法與案例,多年來陸續發表於工商時報,與經濟日報的「文創MBA」專欄,也曾獲得許多共鳴與迴響。在聲聲催促下,終於動手將這些文章重新耙梳整理,添血增肉付梓成書。希望以華人文化的觀點,在全球經濟瞬變的年代,提供中小企業、文創業者藉以蛻變品牌,化蝶繽飛的線索靈犀。
感謝一路相伴的人生知音與事業夥伴Ron,他的睿智洞察與敦厚樸心不僅撫慰了許多客戶,也多次啟發了我的飛揚思緒。感謝設計總監Max,他的才華熱血與龜毛講究,屢屢圓滿譜出我心目中品牌的最佳圖像。感謝甦活團隊所有同仁,把為客戶打造品牌當作自身志業。感謝歷年與甦活結緣的企業夥伴,感謝古今哲人賜予豐厚的文化糧倉。
感謝經濟日報鄭秋霜小姐催生專欄並督促文稿。而能有此書,還要感謝萬以寧與戚偉恒兩位兄長前輩的慧眼促成,以及大塊出版郝先生與秀玫總編的提拔玉成。
最後遙告天上的母親與父親,雖然遲遲,雖然當不成文藝作家,女兒終於出書。
陪著我們一起航行的品牌導航
文/ 陳薇元 方塊躲貓 創辦人

開船的是我們,但是如果沒有她幫忙我們找方向,可能我們還在海裏漂盪。
為何要品牌?什麼是品牌?難道畫幾個代表物,拍拍漂亮的照片,寫幾個言不及義的文案,這樣就是品牌了嗎?上遍了許多課程還是迷惘,2011年我們陷入品牌的迷思中,正想放棄的時候,忽然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篇有關品牌的報導,其中大量引述一位品牌顧問的觀點與輔導案例,那是第一次看到張庭庭這個名字。「別只強調功能與品質,要擺脫製造思維,從自己的特色與洞察人性下手。」文中很多深刻又平易的觀念一語驚醒了我,於是我們遇到品牌的導航員-Lillian。
在方塊躲貓的品牌劇場裡,消費者既是觀眾,也是演員,甚至還能參與編劇。
記得第一次見面,Lillian和Ron從臺北下來,我們一邊喝著台南特有的鮮奶茶。看著她大力讚賞著我們的新產品,其實心裏想著是:「這個臺北人真是會做人啊(嘿嘿OS有點假)」。 但是她的第一個問題卻讓我們一下子沉思了起來。你們的名字想要告訴消費者什麼呢? 為何品牌一定要用英文呢?( 我們的舊品牌叫cabini取自櫥櫃的英文意思)這些漂亮的新產品一定要和舊有的鋁櫃產品使用同一個品牌嗎?就像春雷一聲響後,Lillian 跟我們一起開始了方塊躲貓的萌芽成長過程。
初期,她和Ron問了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,包含櫃子的構造、爸媽出身背景、我小時種種、為什麼那麼愛狗…等等,日後方知每個問題背後都有深意。
在Lillian 他們的導航下,我們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優點。其實就像女生一樣其實明明很好看,但是卻因為沒有打扮,所以以為自己是個村姑。 而Lillian 是第一個告訴我們認真去認識產品優點的人。所以在瞭解自己後,我們決定開始打扮自己了。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告訴大家一個容易認識我們產品的小名字---[方塊躲貓]玩心結合貼心,時尚兼顧實用,層櫃中充滿玩趣,CI與文字也一一出世見光。
輪廓出來了當然要被更多人看見,所以我們又被Lillian 逼著去報名城鄉禮讚。 什麼! 文創?傢俱也可以是文創!! 其實我們都心虛的很,不過方塊躲貓還是第一次出場見客了。結果在城鄉禮讚,我們獲得了很多正面的肯定,許多消費者,對於方塊躲貓的產品都讚不絕口。 讓我們著實虛榮了一把,當然也理解了,原來創意、貼心就是文創的定義,不只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產品才是。其實文創就是生活啊! 跟品牌一樣,它是深入在人心的東西,雖然無法看到,卻是產品不可缺少的靈魂。
在合作一年多後,Lillian告訴我們也許可以開始化妝了。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自己的方向,但是我們還是不太會告訴別人我們的優點。所以我們破天荒的第一次拍了全系列的場景照,在Lillian的得力成員Max的視覺創意魔法下,這系列的產品照讓我們更貼近消費者,藉由照片的傳導,讓大眾知道原來躲貓櫃也可以這樣用!讓他們想要方塊躲貓進入他們的生活。
當然,航行在廣大的市場海洋中,我們必須自己認真掌舵。但是幸運如我們,在每次迷航的過程中,都可以有個導航員陪著我們一起尋找目標,堅定未來的方向。
品牌就是產品的精神,每一個成功的品牌都有他的故事。然而品牌之所以觸動人心,卻是要經過一些瞭解跟打扮,我們希望能讓大家跟我們一起分享方塊躲貓的“百變空間 新鋁時尚”,也很高興大家可以藉由Lillian專業卻平易近人的經驗跟理論分享,讓更多人瞭解品牌行銷的真諦,也能跟我們一樣找到自己的方向。